CBA盘口分析,CBA大小分,CBA让分推荐,CBA数据模型,辽宁vs广东盘口/聚焦CBA专业盘口分析:每日更新让分、大小分走势、球队疲劳指数与伤停影响,结合数据模型与风险管理,为中文球迷和投注者提供高质量、可执行的参考。12月19日,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发布了《关于对首批群众“三大球”精品赛事案例名单进行公示的公告》,东莞市篮球联赛成功入选该名单,“篮球城市”东莞再添一项殊荣。
东莞是全国知名的篮球城市,CBA“11冠王”广东宏远队的主场就坐落在东莞。和职业篮球同样声名远扬的还有东莞的草根篮球,从2003年创办东莞市篮球锦标赛,到2006年改为东莞市篮球联赛,东莞市篮球联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21届,每年举办一次,未曾中断,每年受到本土球迷的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职业联赛。
据统计,目前东莞市共有6918个篮球场地设施,覆盖东莞全域,而且场地的质量高,为东莞市篮球联赛可持续发展打下硬件基础。此外,东莞有着雄厚的民间篮球基础,在2003年创办之初,东莞市篮球联赛就要求33个镇(街)以男女分组的形式全部参加联赛,为日后东莞市篮球联赛的稳步成长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东莞市篮球联赛以专业球赛标准制定赛制,以镇街为单位组队参赛,将参赛球队分为甲、乙、丙三组并实行设置升降级制度,促进联赛良性循环。据介绍,东莞篮球联赛赛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,第一阶段采用同组单循环赛制进行比赛并赛出各组1至6名,交叉入位赛来决定八强附加赛的对决;第二阶段采用主客场回合制进行决赛。东莞市篮球联赛在各个镇街(园区)设立分赛区,把比赛办到群众观众的身边,为篮球赛事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近年来,东莞市篮球联赛不断深化赛制的改革以及本土化的规则,从2015年,实行运动员注册制度,对所有业余运动员进行注册管理,大大加强了球队的稳定性,鼓励各球队培养年轻球员。2020年,东莞市篮球联赛进行赛制改革,甲级男子比赛由原来的10支球队扩容至12支球队。
2023年,东莞市篮球联赛规则再次升级,允许每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,引进1名广东省内的在校大学生和2名广东省外的在校大学生,在粤就读的台港澳学生也可以参赛。此举不仅加强了球员之间的交流,同时也有助于东莞篮球形成良性循环,打破“次元壁”。
为了保证篮球赛事专业性,东莞还格外注重对裁判的专业培养。东莞市篮协成立了裁委会,举办学习班,致力于提高裁判水平,以保证比赛顺利开展。据介绍,目前东莞市篮球联赛的专业裁判已成体系,根据东莞市篮协的数据,东莞有国家荣誉裁判4名、国家级裁判15名、国家一级裁判87名、国家二级裁判362名、国家三级裁判1019名,呈梯级分布。此外,专业裁判向基层渗透,2015年东莞已有镇街建立篮球裁判联盟。
东莞市篮球联赛创办以来,深受东莞市民喜爱。每个比赛日,场馆内观众席都座无虚席,甲级比赛更是一票难求。据统计,在2023年市篮球联赛举办期间,东莞市共转播球赛15场,共有608万人次通过多种平台进行了观看,比赛日成为了东莞篮球迷的盛大节日。
自东莞市篮球联赛举办以来,为东莞持续不断地培养了众多的基层篮球人才。据统计,目前东莞市篮球联赛注册球员共776人,在这之中,肖海亮、黄文威和曾冰强夺得第十三届全运会三人篮球冠军,入选三人篮球国家队。2018年,这三人代表中国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夺得男子三人篮球金牌。
在同年,东莞大朗中国毛织一村1队代表中国出征2018 FIBA 3×3 U18亚洲杯,摘得亚军。代表广东工业大学男篮夺得全国冠军的高宇锋、卢健豪、周泽源、陈国豪,也是在东莞市篮球联赛磨炼出来了过硬的技术,值得一提的是,大朗队球员陈国豪还当选了2023年CBA选秀状元,加盟CBA北京控股队。
与此同时,东莞也以篮球赛事持续赋能城市形象提升。2022年,正值东莞市篮球联赛成功举办20周年,东莞市篮球联赛纳入“潮流东莞·篮球城市”东莞篮球城市文化节之篮球系列赛板块,升级东莞市联赛品牌形象为“DGBA”,社会关注度进一步提高。通过东莞市篮球联赛的举办,东莞深挖篮球文化,进一步擦亮“全国篮球城市”名片,为东莞加快建设文化强市、体育强市,在“双万”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体育力量。